范文村范文村

舞蹈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精选3篇)

时间:范文网

舞蹈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精选3篇)

舞蹈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篇1

  一、班级特点分析

  少儿舞蹈班招收的都是5-10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个部分软开度训练,学习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律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三、教学效果

  1、软开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横,竖叉 下腰 压腿 )完成。

  2、模仿能力(能够很快很形象的模仿老师的动作)。

  3、表现力(跳舞蹈小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

  四、教学手段

  1、有计划的制定出每节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

  2、每次教授新课由老师表演师范导入教授新课内容。

  3、有步骤的教授课程内容。

  如:压腿练习(10分钟)

  步骤:

  1、教授正确的把上压腿方法;

  2、教师正确示范,口数节拍;

  3、口数节拍,教授学生压腿练习;

  4、口数节拍,学生单独完成

  5、配合音乐,完成组合。

  五、教学计划

  根据每期课时,分为四大阶段进行训练。

  1、通过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动组合,由头到脚的引导学生们活动开身上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寸肌肉,进行单一舞蹈动作的训练。

  2、由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度到音乐组合中,主要通过单一的动作讲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在以前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加大组合的训练,同时还要不断巩固复习基础课程练习,并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舞蹈表现力。

舞蹈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篇2

  20xx年下半年的舞蹈兴趣班的教学计划,在教师们的精心、认真组织下圆满完成了。为了让家长们更加的了解幼儿在校的舞蹈学习情况,提高舞蹈兴趣班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把长沙艺术学校舞蹈兴趣班办得更好,特开展舞蹈兴趣班汇报表演家长开放日活动,希望家长、教师们互相学习、探讨更好的教学方法。

  一、舞蹈活动汇报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跳舞的兴趣;

  2、能够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表演节目,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

  3、通过汇报活动将本学期所学的舞蹈内容给予体现;

  4、增进大人与小孩之间的共同合作表演交流。

  我们的舞蹈课程是根据孩子们的身体发展特点及其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设。一学期下来,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很快,每堂课的内容都能够基本拿下,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复习很快看到了孩子们的收获及较好的成果。

  首先,孩子们的身体发育阶段与我们的教材《中国舞蹈考级一级教材》的目标相符合。它主要是培养孩子们初步做到颈立,背直,腿直,脚绷等基本要求,并能掌握横叉,竖叉,腰,腿的.基本功训练。更重要的是能够喜欢舞蹈时的快乐,能够大胆的进行表演,跟着音乐节奏来进行舞蹈组合训练。

  其次,孩子们的心理发展需求与我们创编的舞蹈《我爱冼澡》、《蓝精灵》、《春天在哪里》目标相符合。主要是培养孩子们能够大胆的进行想象,带上自己的情绪进行表演,进行音乐节奏反应,并且能够与同伴之间的友好合作。

  二、舞蹈汇报活动内容:

  1、本学期舞蹈教学内容:

  (1)《中国舞蹈考级一级教材》:

  1、走步

  2、扩指

  3、手臂动作

  4、弯腰、转腰

  5、前压腿

  6、双吸腿

  7、脚位

  8、头的动作

  9、摆臂

  10、蹦跳步

  11、平踏步

  12、游戏

  13、模仿与想象

  (2)《幼儿舞蹈基础训练教材》:

  1、压垮组合

  (3)成品舞蹈:《我爱冼澡》、《蓝精灵》、《春天在哪里》

  2、基训:横叉、前压腿、后弯腰、跪立下腰等等

  3、舞蹈表演展示部分:《蓝精灵》、《我爱冼澡》、《春天在哪里》

  4、家长与孩子之间合作表演:游戏《碰一碰》

舞蹈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篇3

  一、教学目标:

  1. 激发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舞蹈活动,激发孩子们对舞蹈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 基础训练:培养孩子们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空间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3. 身心健康: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增强体质,同时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审美教育:引导孩子们欣赏舞蹈之美,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安排:

  第1-2周:舞蹈基础认知

  理论课:介绍舞蹈的基本概念、种类及重要性。

  实践课:基础站姿、手位、脚位练习,感受音乐节奏。

  第3-4周:基础舞步学习

  小碎步、走步:结合简单儿歌,学习基本行走步伐。

  跳跃动作:教授小跳、大跳等基础跳跃技巧,注意安全保护。

  第5-6周:舞蹈片段学习

  主题舞蹈:选取适合儿童的简短舞蹈片段,如《小星星》、《小兔子乖乖》等,进行分解教学。

  情感表达:引导孩子通过舞蹈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第7-8周:创意舞蹈

  自由创作:鼓励孩子们根据所学元素,自由组合动作,创作简短的舞蹈。

  展示分享:组织一次小型舞蹈展示会,让孩子们展示学习成果。

  三、教学方法:

  游戏化教学:将舞蹈动作融入游戏中,增加趣味性。

  示范与模仿: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逐步掌握动作要领。

  分组练习:根据能力分组,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当指导。

  正面激励:多给予正面鼓励和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