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进社区宣传简报(精选8篇)
时间:范文网
法律进社区宣传简报(精选8篇)
法律进社区宣传简报 篇1
暑期到来,为进一步加强辖区内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8月5日下午,天翔社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法在你身边”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知识讲座。
本次活动,金鸡湖街道天翔社区邀请了社区“法律明白人”沈女士,作专题讲座,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联系实际,以案释法,以法论事,为来到现场的同学们讲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大家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结合现场互动小游戏,让同学们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同学们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律意识,积极学法、知法、用法,加强自我教育,注重道德养成。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通过本次讲座,使未成年人对法律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促进了学生遵纪守法,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力地推动了社区普法创建工作。
法律进社区宣传简报 篇2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的法律意识,让法治理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植居民内心,近日,雨花亭司法所及雨花亭社区联合雨花区孝为先社工服务中心,组织邀请湖南湘达律师事务所黄香英律师,为社区辖区物业管理人员、网格员及居民带来“让《民法典》与生活同行”为主题的普法讲座。
活动现场,黄香英通过PPT为居民介绍了《民法典》的历史、构成、重大意义,并将《民法典》部分新增制度单列出与居民一同分享,辅助以贴近生活的案例。比如,未成年人在隐瞒父母的情况下进行消费贷款、婚姻期间房屋所有权归属,以及小区高空坠物法律责任等问题,增强了居民的法律意识,大家也学会了如何运用合法合规的方式,保留有用证据、保护自身权益。
讲解完成后,物业管理人员对《民法典》中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进行了提问。同时,居民也集中对高空抛物法律责任问题进行了询问,黄香英一一进行了答疑。本次讲座内容丰富,案例有代表性,引发了居民共鸣,有助于居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思想认识。
下一步,雨花亭社区将通过网格化管理继续把普法宣传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不断丰富活动形式,提升居民对《民法典》的知晓率和认知度,进一步形成尊法、知法、学法、用法和守法的良好氛围。
法律进社区宣传简报 篇3
为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人员及网格员的社区服务能力,使其掌握排查问题、化解矛盾纠纷时所需的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11月9日,周陵司法所联合周礼佳苑社区法律顾问文恩赐在周礼佳苑社区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该社区工作人员及网格员参会。
讲座中,法律顾问文恩赐重点围绕《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问题及矛盾纠纷处理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此次活动的开展,使社区工作人员及网格员们掌握了更多的法律知识,为今后收集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推进普法工作网格化,开展社区法治宣传教育新局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讲座结束后,司法所工作人员协同法律顾问文恩赐通过走村入户的形式,向群众宣传“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并详细征询群众对开展好法律服务工作的建议与意见,使周陵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这项“法治惠民”工程真正得以惠民。
法律进社区宣传简报 篇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法典》的学习,提高广大居民的法律素养,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帮助社区居民维护合法权益,8月24日上午,嘉山路街道三角线社区邀请安徽创善律师事务所在美晨雅阁小区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通过设立一米距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来增加居民的关注和参与,咨询内容涉及家庭矛盾纠纷、民事纠纷、房产纠纷、财产继承、经济纠纷等。由于疫情原因,志愿者现场维持着秩序,让前来咨询的居民们带上口罩并保持一米的距离。现场法律援助志愿者一一细致地为咨询对象解疑释惑,并向居民普及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弘扬法治精神,让大家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本次法律咨询进社区,将法律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满足了群众的法律需求,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也增强了居民的法律意识,有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法律进社区宣传简报 篇5
“我朋友借我钱还不上,但是借条月底就到期了,我应该怎么办啊?”7月28日,在栖霞市翠屏街道天马工贸小区内,居民们坐着小板凳围坐在一起,与涌泉社区法律志愿服务队法律顾问马律师面对面地聊天,讲述身边的“法律故事”。
为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助推办事依法、遇事懂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涌泉社区党委组织了“普法进网格,解决烦心事”主题党日活动。
此次活动开展了公益法律咨询服务,就居民们的疑难困惑做了详细解答,对相关法律问题提供了指引。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聊天互动的方式,为居民讲解法律案例,讲解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普及了《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继承法》等主要内容和法规。居民们纷纷表示,在自己家门口乘凉,就能学到法律常识,对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有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认识,真是一举多得啊,以后都要学会如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下一步,涌泉社区将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开展更多的居民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活动,与居民们共同“聊法、懂法、守法、护法”,共同营造文明社区。
法律进社区宣传简报 篇6
7月25日上午,宣化区司法局携手天泰寺街道和平街社区,邀请了河北天权律师事务所苏金茂律师,到社区开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知识专题讲座。
活动中,苏律师为社区党员、居民代表就民法典中的亮点条款进行了宣讲,通过百姓生活的`常见矛盾纠纷来阐释民法典和以前法律法规的不同之处。对离婚冷静期、夫妻共同债务的界定、赡养纠纷等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强调了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引导大家带头做好民法典相关宣传。
讲座结束后,苏律师就居民提出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给他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义务法律服务。为居民答疑解惑,让大家懂得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次讲座提高了大家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让居民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守的规范准则,自觉养成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法律进社区宣传简报 篇7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法治素养,强化群众法律意识,提高居民依法办事的能力。11月24日下午,城中区司法局邀请青海恩泽律师事务所律师参加城中区文明实践中心“蒲公英”宣讲队在瑞驰社区组织的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志愿服务宣讲活动,现场共有50余名居民参与了本次活动。
此次讲座活动以法律服务民生为主,律师首先围绕《民法典》中贴近居民实际生活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细致讲解,同时以自己代理过的诉讼案件为经验基础,采用以案说法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向社区居民讲解了婚姻、继承、侵权等方面的法律问题,现场工作人员也通过发放宣传册的方式向辖区居民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讲座结束后,律师现场解答居民相关法律知识,居民们有的咨询婚姻家庭关系疑惑,有的反映邻里矛盾,针对居民们提出的问题,律师均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营造了浓厚的社区法治氛围,细致引导居民依法办事,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最后,针对群众线上法律服务参与度不高的现象,工作人员现场引导居民关注“12348青海法网”公众号,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线上法律服务,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
此次法律讲座,不但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法律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在社区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氛围,为青海高原美丽城镇建设贡献法治力量。
法律进社区宣传简报 篇8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加强广大群众法治精神和家国情怀,7月10日,政法学院联合高新区工会,在郑州市高新区万科城社区开展了“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法律宣讲与红色电影展播活动。
普法进行时,建功新时代
在活动开始之前,政法学院法学专业的志愿者制作了《民法典》法律知识宣传页,为活动成功进行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宣讲台搭建好后,不少社区居民上前询问,志愿者积极讲解,普及法律知识,不断为有法律问题的居民排忧解难,同时为他们详细介绍《民法典》的相关法律知识。志愿者为居民详细讲解了《民法典》九大亮点,听完讲解后,一位小区阿姨连忙握住志愿者的手,亲切地说道“大学生,我想想问问关于高空抛物的问题,你说这乱扔东西,能不能用法律来解决啊?”志愿者们就高空抛物的问题,不仅向阿姨讲述了《民法典》中关于高空抛物的法律知识和应对方法,而且重点围绕《民法典》中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其他亮点内容进行了解读,详细阐述了和小区居民个人利益相关的规定。同时也向周围的居民讲述了关于饲养动物伤人谁承担责任、高铁霸座如何处置、个人信息如何受保护等法律相关知识。“好啊,谢谢同学了啊!”经过志愿者的细心解答,那位阿姨消除了疑问,并且随行的大叔大婶们也对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面对社区小朋友,志愿者们针对每一个问题都举出了具体而形象的实际事例进行讲解,队员们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把民法典的亮点内容编成顺口溜的方式,让原本难懂的法条变得更为通俗易懂,更易让群众接受,让民法典真正的内外于心,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受到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感悟红色经典,传承爱国精神
在民法典宣讲活动结束之后,志愿者协同社工机构在社区广场搭建了电影播放的基础设施,并准备了红色电影《红海行动》。孩子们欢呼雀跃地跑回了家,搬着小板凳在广场上齐齐坐好,周围居民也闻讯赶来观影,群众热情高涨。电影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奉命完成撤侨任务的故事。影片在播到华侨看到中国海军对他们喊道“我们是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这句话,虽然寥寥数字,在场的居民都心潮澎湃,有个小男孩悄悄告诉旁边的爸爸:“爸爸,我长大也要当军人,保家卫国!”场上自发响起了阵阵掌声。是的,生活在“强起来”新时代的人民看到祖国的强大怎能不热血沸腾?心中怎能不生出感慨:只有祖国的强大,才能有民众的安全。
通过此次民法典宣讲和观影活动,不仅增强了群众对民法典的认识,加强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同时也增强了郑州轻工业大学政法学院的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精神风采。在这次的普法实践和红色观影中,志愿者们也从书本走向社会,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增强了对国家“强起来”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