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村范文村

《天气》教案(精选4篇)

时间:教案网

《天气》教案(精选4篇)

《天气》教案 篇1

  17、《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③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观看每日的天气预报,积累与天气预报相关的词句与词汇,将它们整理到家庭作业本上。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整体感知:

  ①出示学习目标。

  ②听读课文,思考:

  a.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b.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明确]

  ①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对于设计得好的同学要提出表扬。

  思考品味:

  1、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指出概括说明作用。

  2)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2、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1)“改名换姓”、“躲藏”是什么修辞手法?

  2)从积云到积雨云,则是夏天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变化速度和以上有什么 不同呢?

  3、讨论最后一段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

  研讨探究:

  ①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学生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

  文章第1段概述云和天气的关系,先用“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一句总说,然后描绘了万千姿态的云。第2段是3、4、5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第3段照应“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又将“薄云”又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及和天气的关系。第4、5段照应“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第6自然段开始写“云的光彩同天气的关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②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何好处?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你能否仿照课文中的例子造几个句子?

  a.学生在课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子。(侧重于比喻的修辞方法)

  (学生朗读找到的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重点谈谈体会)。

  b.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特点,并仿照课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远处的霓红灯亮了,……

  ◆每月光照在地上,像……

  教师小结:

  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拓展延伸:

  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云的谚语、成语、俗语、诗词及文章片断等。

  布置作业

  留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写一则观察日记。

  课后记:本课是一篇生动说明的典范文章。全文以生动有趣且富有逻辑的语言揭示了天空中的云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在授课的过程中,我重点落实了学生对于生动说明的理解与体会,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列表的形式充分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天气》教案 篇2

  天气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2.理解各种天气系统所产生的天气状况。   

  二、能力目标 识读简易天气图。   

  三、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天气系统,初步学会解释天气现象成因,培养学以致用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难点: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锋面气旋的原理。   

  教学设计   

  【引言、设疑】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一些天气图并播放天气形势预报,你能识读哪些天气图,听懂天气预报吗?激发学生思索导出本课的课题《常见的天气系统》。   

  【新课】   引出重点:要掌握识读天气图和听懂天气形势预报中的常用术语,首先要了解一些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与天气关系的基础知识,即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一、锋面系统及其与天气关系:锋面系统是由气流运动而产生的天气现象,因而可采用电脑动画将复杂的气流运动进行分解变空间想象为直观形象的动感画面,帮助学生理解。   

  (-)锋面结构与特性:   

  1.演示软件:冷暖气流交汇之间产生分界面,分界面闪动定义为锋面。  

  2.演示软件:几组冷暖气流交汇之后相互运动图,学生分析画面,总结锋面的共同点均为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   

  3.提问:为何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学生思考得出:暖气团暖而轻密度小,冷气团冷而重密度大,因而暖气团在上,冷气团在下。   

  4.设疑:一上一下的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会稳定存在吗?   

  5.演示软件:冷暖气流交汇后产生天气现象,学生观察画面分析总结得出因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差别,所以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二)主要锋面类型及其与天气关系:   

  1.冷锋、暖锋形成过程  

  ①演示软件:冷锋、暖锋形成过程  

  提问:观察画面,冷暖气团哪个主动运动而来?   

  学生观察分析总结:一图为冷气团主动运动过来与当地暖气团相遇,一图为暖气团主动运动过来与当地冷气团相遇。   

  讲述: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形成的锋面为冷锋,暖空气生动向冷空气移动形成的锋面为暖锋。

  ②演示软件:冷锋暖锋结构。引导学生在笔记本上练习绘制冷锋暖锋示意图和代表符号。     

  2.冷锋、暖锋与天气   

  ①演示软件:冷锋、暖锋中冷暖气流的运动。   

  提问:对比画面冷锋和暖锋中暖气团的抬升速度?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冷锋的暖气团因是被迫抬升,速度较快;暖锋的暖气团因是主动爬升,速度较慢。   

  ②演示软件:暖锋、冷锋过境时带来的天气现象。   

  提问:暖气团运动速度的快慢对降水有何影响?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暖气团快速抬升,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因而冷锋过境时常出现暴雨、大风天气,降雨强度大,时间短;暖锋过境时,暖气团徐徐爬升,不断凝结,产生云、雨,成为连续性降水,降雨强度小,时间长。   

  提问:观察画面结合冷锋、暖锋结构图判断降水发生的位置?   

  学生观察思考得出:冷锋降水发生在锋后,暖锋降水发生在锋前。  

  启发学生用简图来表示降水位置,并绘制于笔记本。   

  ③演示软件:冷锋暖锋过境后,控制该地的气团及带来的天气现象。   

  提问:锋面过境后什么气团控制该地?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都由主动运动过来的气团控制。   

  学生讨论总结: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代原来的暖气团位置,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取代原来的冷气团位置,气温湿度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④设疑: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和冬季的寒潮与哪种锋面活动有关?   

  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讨论总结:这些灾害性天气主要是由冷锋引起的。   

  总结: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关系,且主要是冷锋。   

  3.学生列表总结冷锋、暖锋异同。

  气流运动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降水时间降水位置

  冷锋冷气团主动运动阴天、下雨、大风气温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时间短强度大锋后

  暖锋暖气团主动运动连续性降水气温湿度上升,气压降低,天气转晴时间长强度小锋前

  4.巩固练习:   ①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图是__________锋天气图,在图中标出冷气团和暖气团,并画出而带位置。   (2)该锋过境时________加厚,多形成________降水;该锋过境后,气温_______,气压________,雨过天晴。   (3)暖气团沿锋面上升的形式是:A.徐徐爬升;B.被迫上升。( )   (4)随锋面移动B地天气会有___________变化。   ②读表回答;下表为天津市某年11月上旬的天气观测记录,分析天津市11月1~5日受_________天气系统的影响。

  日期气温(℃)气压 (百帕)风力风向阴晴

  最低均温

  11月1日187121002.51~2级偏北晴

  11月3日121810056~8级偏北小雪

  11月5日5-4210082~3级偏北多云

  二、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这部分知识课文讲述比较简练。

  因此教学时注意:   

  (-)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的关系在第3节中已做好了铺垫,这里主要是应用:   

  (二)低气压(气旋)和高气压(反气旋)的气流特点和天气状况可以采用对比法,以突出特点加深印象,便于掌握。   

  1.讲清概念:从气压分布状况看,有低气压和高气压,从气流状况看,在北半球低气压气流是由四周向中心按逆时针方向辐合的(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所以叫气旋;高气压气流是由中心向四周按顺时针方向辐散的(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所以叫反气旋。   

  2.读投影图:课本47页图2.23。  

  3.填表总结:

  气压气流气流特点天气状况

  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

  4.进一步引申:引导学生分析课本48页图2.24。锋面常常与什么天气系统结合在一起?   学生观察分析出:常与低压系统即气旋结合在一起。   提问:北半球气旋运动方向是什么?对锋面有何影响?   学生回忆分析得出:由于北半球气旋运动方向是逆时针的,因而也推动锋面逆时针运动。   引导学生分析图6.5–5中AB、C三地,目前有降水的是_________地,锋面过境后气温升高的是_______________。   通过读图、引导逐层分析将锋面知识与气旋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较难懂的知识。   5.巩固练习:    (1)读图,判断以下说法的对错:   甲锋由B向A移动。( )   乙锋由B向C移动。( )   A处比B处气温高。( )   甲锋过境时常出现刮风现象。( )   乙锋过境后气温骤降。( )   (2)图中①②处的阴影区表示锋面活动造成的雨区,其中___________处的位置是错误的。   板书设计   

《天气》教案 篇3

  谁最关心天气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交流讨论关于天气的信息,用丰富的语言描述天气。

  2.能够收集各种关于天气的资料,能够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3.能够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

  3.能够在自己的生活周围收集和天气有关的资料。

  4.能够了解气象者的工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天气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从而关注天气的变化。

  2.愿意欣赏美丽的天气,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天气。

  二、教学准备:

  1.各种关于天气的图片、光盘、录像等。

  2.最近一周的天气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讨论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1)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喜欢什么天气?最不喜欢什么天气?你能不能说说为什么?

  2.讨论我们所喜欢的天气。

  (1)学生思考;

  (2)师生共同交流,老师同时将学生说的各种天气板书在黑板上。例如:炎热、干旱、有风、寒冷、有雾、暖和、暴风雨、大风、晴天、下雪、凉爽、沙尘暴、台风、冰雹、下雨等。

  (3)讨论你喜欢的原因。

  (4)了解天气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影响。

  3.用自己的话描述今天的天气,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4.设计记录天气的符号。

  (1)教师示范例。

  (2)学生自己设计,并写在书的格中。

  5.怎样知道或了解天气情况:

  (1)天气预报

  (2)为什么要经常关心天气预报。

  (3)怎样关心天气预报。

  (三)作业:

  课后关心天气预报。

《天气》教案 篇4

  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4、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5、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6、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7、使用温度计前,先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

  8、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10、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1、降水的开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3、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 信息。

  14、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5、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7、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18、纤细的雨头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19、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